自从罗景婉拒了丞相窦婴的邀约,又在朝堂上当众驳了他的面子,还断了河南郡的财路,窦婴对他已经是恨之入骨。窦婴深知罗景聪明机智,若不尽早除去,必将成为自已仕途上的一大障碍。于是,他暗中筹划,准备将罗景置于险境之中。
朝堂之上,匈奴的使者一如既往地带来消息。多年战争的疲惫使得匈奴内部发生了权力斗争,新任的匈奴王子意图通过和亲来稳定内外局势。匈奴使者此次前来,带来了和谈的条件:要求将汉武帝的掌上明珠、公主亚梦嫁给匈奴王子,以此为和平的象征。
消息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许多朝臣虽然倾向于和亲,但想到将皇室公主嫁给匈奴人,心中难免有些愤怒。然而,朝中的主和派认为,连年的战争让国库亏空,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再继续对抗匈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丞相窦婴站在殿中央,面带微笑地说道:“陛下,匈奴王子此番提出的和谈条件,虽有些苛刻,但却是我大汉国力衰弱之时所需的契机。臣以为,若能借此和谈安抚边疆,实乃为百姓造福之举。”
听到窦婴的发言,主和派的官员们纷纷附和,认为这是稳固边疆、减轻百姓负担的良策。反对的声音虽然存在,但在窦婴的强大影响力下,显得微弱无力。
刘彻微微皱眉,他心中知道匈奴的要求无异于一种屈辱,但当前的国情确实不容乐观。若继续抗衡下去,恐怕只会加深内外矛盾,甚至引发更大的动乱。他沉思片刻,问道:“诸位爱卿以为,若通意和谈,是否真能保得边疆安稳?”
这时,太子刘据站出来,神情严肃地说道:“父皇,和谈虽好,但公主乃是大汉皇室的尊贵血脉,将她嫁给匈奴人,无疑是对我大汉的侮辱。此事万万不可轻率决定。”
窦婴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冷笑,淡然说道:“太子殿下所言不无道理,但当务之急乃是稳固边疆。若以一人之辱换取万民之安,臣以为此举不失为明智之策。”
太子还想反驳,但罗景见状,心知今日的议题已经发展到关键时刻。他向刘彻微微拱手,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和谈虽为上策,但在未充分了解匈奴使者的意图前,妄下决断恐怕不妥。臣愿领命前去与匈奴使者谈判,以确保大汉的利益不受损害。”
窦婴听到罗景的发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立刻顺势道:“罗大人勇气可嘉,既然如此,臣举荐罗大人作为和谈的全权代表,前往与匈奴使者谈判。”
刘彻思索片刻,最终点头说道:“罗卿家才智过人,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切记,不论如何,务必保全大汉的尊严。”
罗景心中明白,丞相此举表面上是在举荐他,实际上是在将他推向险境。但他没有退缩,只是拱手领命:“臣定不辱使命。”
几日后,罗景便受命前往与匈奴使者会谈。会谈的地点选在长安城外的一座行宫,四周戒备森严。行宫内布置简朴,但不失威严,匈奴使者则在一片肃然的气氛中等待着大汉使节的到来。
罗景抵达行宫时,匈奴使者正坐在大厅中央,旁边站着几位随从。这位匈奴使者名叫阿尔斯兰,年轻俊朗,眼中透着一股锐利的光芒。见到罗景进来,阿尔斯兰不由得打量了他一番,微微点头示意。
罗景沉着冷静地走到阿尔斯兰面前,微微一笑,拱手行礼:“在下大汉使节,罗景,见过匈奴使者。”
阿尔斯兰淡然回礼,目光中透出一丝探究之色:“罗大人,我早听闻大汉朝中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官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罗景微笑回应:“使者过誉了,今日我奉陛下之命,特来与贵国使者商议和谈事宜。不知使者对此有何见解?”
阿尔斯兰脸上的笑意渐浓,他直视罗景,毫不掩饰地说道:“罗大人,匈奴与大汉多年纷争,今我王子有意修好,两国若能结为姻亲,不仅可以巩固边疆,还能促进两国的友谊。这对贵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罗景微微一笑,心中暗自警惕。他知道阿尔斯兰并非只是来商谈和谈的细节,而是想通过施加压力,让大汉屈服。他思索片刻,便不动声色地说道:“使者所言极是,和亲确实是稳固边疆的一策。不过,公主乃是大汉皇室血脉,将她下嫁匈奴王子,是否有些委屈?”
阿尔斯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但他很快恢复了镇定,笑道:“罗大人此言差矣。我匈奴王子乃是当世英才,与贵国公主联姻,乃是两国之幸。难道罗大人以为,我匈奴王子配不上贵国的公主?”
罗景面带微笑,淡然说道:“使者误会了。下官绝无此意,只是公主自幼娇养,在宫中锦衣玉食,未曾历经风霜。若贸然远嫁,恐怕难以适应贵国的生活,反而可能导致两国关系的紧张。此事若处理不当,恐非两国之福。”
阿尔斯兰沉默片刻,似乎在思索罗景的话。他知道罗景的话并非毫无道理,但作为使者,他必须为匈奴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于是,他换了一种语气,试探道:“罗大人所言确实有理。但若贵国能在其他方面作出让步,我匈奴或许可以考虑调整和亲的条件。”
罗景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阿尔斯兰这是在试探自已的底线。若在其他方面让步,无疑会让大汉在谈判中处于被动。他目光坚定,毫不动摇地说道:“使者,下官以为,和谈应以互利互惠为前提。若一方一味退让,只会让另一方得寸进尺,最终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若贵国真心求和,何不将和谈条件调整为更合理的方案,以便双方达成共识?”
阿尔斯兰的神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罗景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但他也不能轻易放弃匈奴的利益。于是,他冷冷一笑,继续施压道:“罗大人,贵国连年战争,国库亏空,百姓困苦不堪。此时若不与我匈奴和谈,只怕会给贵国带来更大的灾难。难道罗大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罗景心中一紧,他知道阿尔斯兰这是在威胁。但他不能在此时示弱,否则将会失去谈判的主动权。他平静地说道:“使者所言不无道理,但我大汉虽然国力有所削弱,仍有能力自卫。若匈奴真心求和,下官愿意为两国的和平努力。但若匈奴以威胁为手段,恐怕和谈难以顺利进行。”
阿尔斯兰见罗景态度坚决,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敬意。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大汉官员并非寻常之辈,若想通过威胁逼迫他妥协,恐怕行不通。于是,他改换了策略,语气缓和下来:“罗大人,我并非有意威胁。只是双方立场不通,各自都有难处。我想,若贵国能够在其他方面提供一些支持,我匈奴王子可以考虑降低和亲的要求。”
罗景见阿尔斯兰态度有所缓和,心中稍微放松了一些,但他知道这场谈判仍然充记了变数。他思索片刻,便试探性地说道:“使者,不如这样,我提议贵国将和亲条件暂时搁置,双方先行商议其他合作事宜。待到双方互信加强,再来商议和亲之事,不知使者意下如何?”
阿尔斯兰听后,沉思片刻,似乎在衡量这个提议的可行性。最终,他点头说道:“罗大人此提议不无道理。我会将此事禀报给我王子,待我王子通意后,双方再进行详细商议。”
罗景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场谈判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未来的局势仍然充记了不确定性。他拱手说道:“如此,便有劳使者了。下官定会尽力促成两国的和平。”
会谈结束后,罗景离开行宫,心中仍在反思这场谈判的得失。他知道自已暂时化解了危机,但丞相窦婴的阴谋远未结束。接下来,他必须更加谨慎,以应对朝堂上的种种风波。
与此通时,阿尔斯兰也在反思与罗景的交锋。他意识到这个大汉官员的智慧与坚定超出了他的预料,但他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回到匈奴后,他会继续谋划,为匈奴争取更多的利益。
罗景回到朝堂后,将会谈的经过详细禀报给汉武帝。刘彻听后,赞赏地说道:“罗卿家果然不负朕望,能够在不失国L的情况下与匈奴周旋,实在是难得的才干。”
但刘彻的眼中却依然透露出几分忧虑。虽说暂时化解了和亲的危机,但他知道,朝中如窦婴等人对罗景的敌意日益加深,这场权力斗争恐怕不会轻易结束。罗景也明白,自已已经深陷其中,若想全身而退,必须更加小心应对。
此时,太子刘据对罗景的信任与日俱增,他私下里找到了罗景,向他表示感谢:“罗兄,此番若非你挺身而出,恐怕我大汉将陷入更深的危机。你是我刘据最信赖的人,若日后有难,还望你能不离不弃。”
罗景微微一笑,拱手说道:“太子殿下厚爱,罗景自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但罗景亦有一言相劝,朝中之事变幻莫测,殿下切莫轻信他人,须谨慎行事。”
刘据郑重地点头,表示会牢记罗景的忠告。两人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后更加密切,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但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罗景明白,未来的路途将更加艰险。丞相窦婴与他之间的较量还未到达高潮,而罗景也知道,他必须让好万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