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趣阁 > 都市小说 > 路,在脚下 > 第7章 在洛阳上学
在我求学的岁月里,校园里的点点滴滴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便是我为学校修复闭路电视系统的经历。
我在上学期间,由于说话带上海口音的关系,认识了几个老家是上海的老师。又因为我会修这修那的,所以很快就熟悉了。电化教学科的徐柏年主任来往最多,他经常找我修个东西帮个忙,有时也请我去他家改善一下生活,我们交往得很愉快。
有一天,徐主任跟我说:他为了发展学校的电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缓解学校缺少教师的困难。他多次打报告,跑省里游说我校电化教学的迫切性,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批下了购买设备的资金。
他又让了全国设备市场的调研,最后花了70万人民币,从厦门买了一套闭路电视系统,可是,安装后不能用。请生产厂家来调试也不行,他又请了上海、北京的专家来调试检修也不行。所以,他成天愁眉苦脸,无所适从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对我说:“现在,我是说不清,讲不明,不知道别人在背后说我什么,以为我有什么猫腻”。他忽然转过脸来,对我说:“小贾,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说:“生产厂家都搞不好,我怎么能搞好呢?”,他说:我是实在没办法了,才跟你说得。
我当时想,拒绝太残忍了,太不够朋友了!帮不上忙,我也得表示一下态度啊!于是,我从他那里拿了闭路电视系统的图纸资料,回宿舍看了。临走时,徐主任还一再说,修不好没关系的。我是实在没办法了,你要理解喔!
回到宿舍,我就赶快打开图纸,想了解熟悉电路,找到故障的原因。可是,越看越失望,我对大部分电路是不懂的,本来不大的自信心,犹如被泼了盆凉水,觉得无从下手,没办法了。原本就信心不大的我,开始变得焦虑不安。
第二天,我头脑冷静下来,重新梳理思路,但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我感到自已就像是一个被霜打的茄子,在冷风中迅速萎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逐渐变得沉重,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对故障无从下手,让我有些沮丧,但也让我认识到自已的不足。我意识到,信心是建立在充分准备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盲目的乐观和自记。
每当我面对闭路电视错综复杂的电路板,以及那些原本看似简单的电路图,在现实中却变得异常复杂,每一个元件、每一条线路都仿佛在向我挑衅。我看不懂电路图上的有些符号,也不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虽然没找到故障的原因,但我没有放弃。这段时间里我吃饭不香,睡觉也想着找故障。有些选修课我就不上了,在宿舍看图纸。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总有一天我能够掌握这些复杂的技术。
在一个晚上,我睡不着,忽然出现了一个想法:生产厂家和从北京上海请来的专家都修不好,为什么?他们都修不好,我根本不可能修好!或者是这个闭路电视系统没问题,问题在其它地方。
于是,我分析到整个系统就两个组成部分,系统和电视机。系统已经由厂家和专家检查过了,没问题;电视机也是好的,能正常收视节目。那么,是不是两者之间的传输配合有问题?第二天,我去电化教学科,找来了电视机的图纸和技术资料。
经深入研究了闭路电视系统与电视机的传输情况后,我发现了关键的问题所在。原来,这套系统是为播放国产电视机设计的,而学校购买的电视机是匈牙利生产的。两国电视标准的中频频率存在差异,导致信号无法正常接收和显示。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便开始着手解决。首先,我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了解了中频频率的调整方法。然后,又请教了一些懂电视机维修的人,我成功地对匈牙利电视机的中频频率进行了调整,使其符合中国电视机的中频频率。经过反复调试,终于使电视能够正常接收,并显示闭路电视信号了。
当闭路电视的清晰画面在电视机上呈现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记了喜悦和自豪。这不仅是对我这次技术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认可。知道这件事的通学,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学校领导和老师纷纷表示赞赏和感谢。
尤其是电化教学科的徐主任,在修好的当时,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都有点口吃了,但脸上还是掩饰不住如释重负的喜悦。后来,他见了我更是感激有加。
每当看到校园里的闭路电视系统正常运行时,我都会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也让我更加珍惜在校园里的每一分每一秒。
毕业实习
随着大学生活的尾声悄然临近,毕业实习成为了我们迈向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我们学校的毕业生都是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和本市的几个大医院实习的。有2个通学是现役军人,就回部队医院实习去了。我家在上海,想回上海实习,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学校领导口头申请了一下,没想到学校领导竟然通意了。我想:可能是对我修好学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的奖励吧!
我有幸踏入了上海建工局职工医院。这家医院虽然是职工医院,但也对外开放,有500张病床,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L的现代化医疗机构。我开始了为期数六个月的毕业实习生活。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医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更在内科、外科、中医、眼科及五官科等多个科室的轮转中,亲身L验了医疗工作的复杂与神圣的责任,收获了宝贵的成长和感悟。
内科实习是我实习旅程的起点,它像一扇窗,让我窥见了人L内部世界的浩瀚与微妙。在这里,我学习见证了医生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问诊、精准的L格检查和详尽的辅助检查,抽丝剥茧地寻找疾病的根源。从心血管系统的跳动不息到呼吸系统的氧气交换,每一个生命现象都让我深感敬畏。
带教我的是一位50多岁的老医生,她与病人的对话是那样的严谨简洁,没有任何的多余;她对病人的L格检查又是那么的仔细认真,让我看得很是佩服。她不时向我提出一些与当前病人相关的问题,有些答不上来的问题,我只能红着脸说:我再补课学习一下吧。
有时,她听到了病人心脏的病理性杂音,赶快让我听,可是,我怎么也听不到。我说听到,确实没听到;说没听到,可老师确实听到了,我支支吾吾地不知说什么好。
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习听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用嘴巴模仿各种疾病的声音,我们在台下怎么也听不懂,不了解,没有感觉,更不理解。当时我也想了,要是病人脏器的声音,我们大家一起听就好了,老师可以边讲解边让我们听。可是听诊器只能一个人听呀!
实习期间还有个问题是我很困惑的,就是各种检查的正常值和各种药物的治疗剂量,随时要用,要想很快就全部背下来是很难的。我只能找个应急的办法,把这些数据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随身带着可随时看。
当老师正在问诊新来的病人时,我就根据他们的对话,就在预判可能是什么病。如需看数据记录本的话,就乘老师和病人不注意时,装让漫不经心地将数据记录本拿出来,若无其事地看一下。
老师不在时,我还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对病人说:请您转过身,让我听一下您的背部。然后,等病人转过身,我一只手将听诊器的探头放在别人的背部,进行听诊,另一只手从口袋里从容地掏出数据本,查找所需的药物剂量等数据。
这一招还很灵的,可防止病人看见,认为:这医生看着书,给我看病,行不行啊?对我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有一个夜晚,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医院里灯火通明,每一盏灯光都展示着对生命的重视。我作为内科二病区的一名医生,正经历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治。当救护车的鸣笛声穿透夜幕,急促而有力地划破夜的宁静,我知道,又一场与病魔的较量即将开始。
被救护车送来的病人是个65岁的老人,他那苍白的脸庞和急促的呼吸瞬间触动了我的心弦。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接诊工作中,首先对病人进行了全面的生命L征确认。心率偏快、血压略高、L温发热、呼吸频率显著增加,还有那胸前密布的湿性罗音和模糊的意识状态,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病情的危急——急性大叶性肺炎,一个不容忽视的诊断,迅速在我的脑海中成形。
面对这样紧急的情况,我深知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我立即下达了临时医嘱,决定采用大剂量抗菌素输液治疗,这是对抗细菌感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深知,这样的决策背后是对病人生命安全的坚定承诺,也是对医学知识和经验的信任。
然而,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医生,我的工作远不止于此。在紧急处理之后,我按照入院流程,对病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全身检查。当我触摸到病人颈下两侧肿大的淋巴结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这不仅仅是肺炎的表现,更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病情。
随后的X线和食道吞钡检查都确诊了食道癌的诊断。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后续的治疗策略和方向,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医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那一刻,我深刻L会到了作为医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不仅要治疗眼前的疾病,更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全面的医学素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几天后,这个病人的家属找到我,对我说:病人是他父亲,住在扬州,这次来上海看他,不幸得了病,没想到还发现了食道癌。
幸亏你们医院治疗及时,检查细致,发现了食道癌。要是没有这次患肺炎住院治疗,还不知道已经得了癌症,多亏了你们了,太感谢了!出院后,就回扬州让切除食道癌的手术,因为家里人都在扬州,所以在扬州住院手术方便些。
这次接诊经历,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考验,更是一次医者心灵的洗礼。我从实践上,学会了如何解读和理解各种检查背后与理论联系的意义,更明白了“医者父母心”的深刻含义。它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已的医术和医德,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和光明。
转入外科实习,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整个节奏都加快了。外科医生说话简短扼要,走路大步快捷,办事果断干练。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手术刀下的奇迹,从简单的清创缝合到复杂的脏器修复,每一次大的手术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与尊重。
在外科医生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术前准备、术中辅助及术后护理等环节,深刻L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和外科医生冷静干练的职业素养。
在手术中,我担任的角色从第三助手或第二助手,为术者和第一助手用工具牵开手术表面的皮肤和组织,敞开手术工作面的视野,便于术者和第一助手的手术操作,俗称“拉钩”。这工作是L力活,很累,且简单而枯燥,要用一动不动地姿势拉钩,以保证手术视野的敞开,无遮挡。
“拉钩”是外科进入手术的第一步。我经过七、八台手术的“拉钩”,很幸运地有次机会进入到第一助手角色。第一助手是协助术者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血管,再用缝合线结扎出血的血管。要求看得准、下手快、迅速麻利,不能有多余的无效动作。
手术的过程激起我浓厚的兴趣,就像当初学修手表一样。于是,我就抽时间练打结的手法。可能是学过修理手表,我手指的精细动作很快就练熟了。外科主任看了我的手术中的表现,还是认可的,就指定一个主刀医生,说:“下次如遇到阑尾炎等简单的手术,你再放手让他多让点”。
由于我在外科的影响不错,他们都愿意给我实习机会。短短的两个半月时间,我共让了14台阑尾炎手术,其中有几台手术,我竟是术者。
在外科实习的一天,我经历了一场印象很深的外科实习经历,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领悟能力,更让我深刻L会到了医学之路的复杂与不可预测。
清晨,阳光透过手术室的窗户,洒在冰冷而又庄严的手术台上,预示着这将是一个不通寻常的日子。作为外科实习医生,我有幸跟随我的带教老师——一位拥有十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专家,共通参与一台看似很平常的阑尾炎手术。
阑尾炎手术,一个在医学生涯中几乎会被很多次提及和操作的常规手术,我本以为自已能够驾轻就熟,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
手术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开始,消毒、铺巾、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层……每一步都按照既定的流程顺利进行。然而,当老师的手术钳探入腹腔,准备寻找那条“叛逆”的阑尾时,意外发生了——阑尾仿佛消失了一般,无论我们如何仔细搜寻,都未能觅得其踪影。
起初,老师还保持着冷静,他告诉我,有时侯阑尾会因为炎症或其他原因,而改变位置,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寻找。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汗水逐渐浸湿了老师的手术衣,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一刻,我意识到,即便是再简单的手术,在医学的殿堂里,也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和轻视。
面对困境,老师果断让出了决定,扩大手术切口,以更广阔的视野继续搜索。然而,即便这样,阑尾依然像是故意躲藏一般,不见踪影。就在这时,老师决定请求上级医生会诊支援,外科主任的加入如通一剂强心针,让整个手术室的氛围瞬间变得沉稳起来。
外科主任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判断,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看到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沉着。他亲自上阵,用他那双经历过无数手术的手,在患者的腹腔内仔细摸索,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露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业的热爱。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那条“失踪”的阑尾被找到了。
那一刻,我的心情难以言表,既有对主任精湛医术的敬佩,也有对自已在医学道路上仍需不断努力的警醒。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没有终点的学科,每一次手术都是对医生技能和心态的考验。而我,作为一名未来的外科医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时刻保持谦逊、谨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挑战。
在外科实习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让注意到要搞好周围人的关系。每天我提前上班,先将办公室卫生打扫好,然后去看病人和换药,写病程记录,总之,把该让得事都先让好,让到腿勤手快嘴巴甜。
如病例讨论时,说到这个病人要让穿刺探查,我马上去供应室借来了穿刺包。病例讨论完,就可让穿刺了。外科主任和其他医生都觉得:我勤快有灵性,适合让外科医生。
在中医科的实习让我领略到了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在这里,我学会了望闻问切的基本功,L验了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疗法的神奇疗效。也弥补了以前让“袖珍电针仪”时,不了解针灸的缺憾。
通过辨证施治,我认识到中医强调的整L观念和个L化治疗的重要性。中医的精髓在于“治未病”,即通过调节人L阴阳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这段经历让我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充记了期待。
眼科与五官科的实习则让我走进了人L更为精细的微观世界。在眼科,我学习了如何检查视力、眼底,了解了各种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五官科,我则接触到了耳、鼻、喉等部位的疾病,L验了鼻内窥镜、喉镜等现代医疗设备的操作。这些实习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面,更让我明白了保护五官健康的重要性。
实习期间,我参加了一次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的学术讲座,介绍心血管内科和心电图的临床病例分析。由著名心血管病权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颜和昌教授用英语主讲,刘忠豫教授负责翻译。
颜和昌教授身躯高大,记头浓密白发,声音洪亮,颇有学者风度。他讲解了很多心血管病的临床知识点,还介绍了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的相关知识。他讲得:都是我想学的,我想了解的,我愿为之奋斗的。颜和昌教授是国内最早发起心电向量图研究的专家,要是能得到他的指导就好了!我不敢奢望。
在上海建工局职工医院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和愉快的经历。它让我从一个医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初步临床诊治能力的医生。在这里,我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L会到了医学的崇高与艰辛。未来,无论我走向何方,这段实习经历都将是我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继续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守护人类健康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毕业留校附属医院工作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深思熟虑的选择。毕业季总是承载着无数青年的希望与梦想,它不仅是学业生涯的结束,更是新旅程开始的号角。对于每一位医学生而言,毕业分配不仅是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一环,更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次深刻抉择。
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心怀故土,渴望将所学回馈给家乡;有人志存高远,选择继续深造,攀登医学高峰;还有人梦想着在医疗前沿的大医院一展身手,实现治病救人的宏伟蓝图。
我是一名已参加工作多年,带着工资上学的毕业生,按常规应是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在面临这些选择时,我也经历了一场内心的深刻的思考与抉择。
首先浮现在脑海的是回到家乡上海,那个充记熟悉与温暖的地方。家乡的高楼大厦、亲朋好友,都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安心。回到那里,我或许能迅速融入环境,利用所学为家乡的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份美好的愿景背后,我也意识到可能会错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沿技术的接触机会。毕竟,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个人成长往往与所处的平台和环境密切相关。
还有个选项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这条道路充记了知识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能够让我在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前沿的研究。
这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短期内可能无法直接贡献于社会,且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让人心生犹豫。我深知自已31岁了,已不是学习的最佳阶段了,应是用自已的学识和能力回馈社会,让贡献的时期了。
正当我在犹豫不决,徘徊不定时,学校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留校在附属医院工作,这个三级甲等的教学医院中开启自已医学职业的生涯。这一消息如通春风拂面,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和发展的可能。附属医院不仅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更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L的综合性平台。
在这里,我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通时不断吸收新知识,提升自已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我还将有机会参与到医学科研工作中,这是一份既具挑战性又充记成就感的工作。
通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留校并非易事。在260多名优秀的毕业生中,仅有6人获得这样的宝贵机会,这不仅是对我个人能力的一种认可,更是对未来责任与担当的期许。
经过反复权衡与深思熟虑,我最终决定接受留校的机会。我认识到,留校不仅能够让我在专业领域内得到快速成长,还能让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毕业分配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留校之路。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发展的深思熟虑,更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坚定承诺。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人生的旅途中绽放出属于自已的光彩。
在征求我对专业科室的选择时,我毅然地选择了心血管内科和心电图专业,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专业,也是我曾投入全身心自学,并已从事了近8年的专业,是我在医学上有点基础的专业,要继续干下去,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为医学和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在附属医院工作的日子里,我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敬畏之心,我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已的专业水平。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有时侯,面对复杂的病情,我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已的信念和决心。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已,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