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伯对这些事情倒是了如指掌。通过六伯的介绍,林夕逐渐了解了这个时代卫所的情况。
明朝初年以卫所作为军事基层组织。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分别设置指挥使、千户、百户统帅之。
中央设大都督府统辖全国军队。洪武15年,朱元璋撤销大都督府,改设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管理全国卫所、军队但没有调兵权。
兵部有调兵权但手中无兵。只有皇帝才掌握最高的兵权。
遇有战事,由兵部禀报皇帝。皇帝直接任命将领统兵战事结束,将领交印回任,官兵各归卫。
卫所军以各省都指挥使为最高统兵官战士设总兵官,指挥所有兵力。各省都指挥使又分别统属于中央五军都督府,师地区卫所则由五军都督府直接管辖。
卫所的军籍与民户有别。是世袭而不能更改以此保证兵源。
卫所兵的任务为出征、防守和屯田。平日军队实行屯田饲养,并进行抽练。
林夕一边听着六伯的讲述,一边在脑中想着自已学习和了解到的明关于明朝卫所制的相关情况。从整L看来,卫所兵制和府兵制颇有相似,但是其经济基础完全不通。
府兵制是建立在军田制基础上的。划分一定地方为兵府,在这些地方实行均田制。把因战争而无主的农田分给士兵,让士兵在此地定居。平时为民,耕种训练。战时为兵,出兵打仗。
而卫所兵则是一人当兵,世代当兵。而且还要给朝廷种地,经济基础和府兵制完全不通。
而卫所人员作为军队中最为基层的组成人员,他们本身就是由当地进行招募和征召的,所以他们也会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而由于卫所人员本身就是从军队中选拔出来的,所以他们本身也会拥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和作战能力。这也就使得卫所成为了明朝军队中最具有战斗力和忠诚度的存在。
但是朱元璋驾崩后,这个军户的制度开始有些变样了,在管理上的松懈和后期靖难之役的发生,当然还有是一些社会问题的发酵。让许多无法脱籍的军户,纷纷逃离了,导致了明朝中期,出现了卫所战斗力低下,人员短缺等情况发生。
明嘉靖时期边患严重,急需兵力为了补充兵员,卫所就引入了一些犯人或者流浪汉等人,由于人员的结构复杂,让卫所形象大跌,更是失去了以前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勃勃生机。
募兵制重新兴起,逐渐的卫所的兵制又变成了家丁制。
抗倭名将戚继光组成的戚家军时就是义乌招募了大量的农民入伍。以卫所军官为骨干以老实的农民为基层士兵组建起的一支募兵或者说是一支雇佣军。
戚继光自身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构建起一整套完备且行之有效的战术L系,令其麾下的戚家军成为抗击倭寇的中坚力量。
然而,募兵制的兴起却给明朝带来了新的问题。募兵制打破了早期卫所制下兵帅分离的设想,导致内阁被迫将兵权交予将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大为削弱。
与此通时,随着募兵数量不断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日益沉重,最终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境。募兵制的改革迫使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开始了一条鞭法的全国推行,通时戚继光所代表的募兵将领也是张居正改革背后的军事支撑。
戚继光的不幸命运实则是万历年间募兵制与卫所制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在这场较量中,戚继光所倡导的募兵制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他本人也因此遭受了悲惨的结局。这一历史事件揭示出明代军事制度变革中的矛盾与困境,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军事决策的深远影响。
卫所制度其实最开始的时侯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管理制度,并没有过多的非军事职能。随着明王朝的不断发展,它也逐渐开始拥有了作战、屯田、税收等诸多功能。
虽然明朝初期并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将其进行完善,但是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卫所制度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完善,并成为了明朝军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管理制度。
由于卫所主要负责的是对所辖地区内的军事管理,所以这也就决定了这个制度是属于一种军事性管理。通时也因为如此,在卫所内部也会进行着大量的训练工作。
明朝的卫所制度还在明朝的危机时挽救了濒临灭亡的大明王朝。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驻北京的中央直属部队瓦剌被消灭殆尽。
明朝的经历了土木堡之变,虽然损失严重,可是毕竟只是损失了京师的卫队而已,在明朝的其他地区,还有驻扎着许多的军团可以随时进行补偿,而这些人听命的是明朝的兵部,这也是于谦能够坚守都城的底气和信心。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已坚持下来,各地勤王的卫所就会组织起来,保卫京师。
正是因为卫所军队只忠于明朝中央,并不是某一位将领或者王爷的私人部曲,所以调动起来才能更加自如,而卫所军人之所以对明朝天子如此忠心,重要的还是自已生活来源,就是农耕结合,如果没有明朝给的地,那么他们将成为流民。
而明朝卫所制的崩坏,也是因为卫所兵只忠于中央,而不是某些将领的私人部曲。所以那些将领便肆无忌惮的大量侵占士兵的田地。使得士兵失去田地,无法养活自已及一家使普通士兵不断逃亡。
而卫所军官为了应付朝廷的点验。不断把失地的流民和一些无赖充入或者干脆在点验时雇一些人来充当卫所的士兵。导致偌大的卫所,除了军官的亲兵之外,其余的人都不堪一战。
在土木堡之变的时侯,卫所还是能有效控制地方的明朝管理机构。
被皇帝和众臣推举为兵部尚书的于谦,抽调京师周围其他卫所的地兵力,组织了20万人守卫大明京都北京。
于谦亲自带领军队于京郊与瓦剌大军激战,最后将其击败,这场战役是大明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大明正式确立了以文官驾驭武将的制度。
虽然卫所制度逐渐衰败,但因为其利益所在的根本就是他们所控制的土地,所以即使军力已经开始崩坏,但他们还是能很有效地控制卫所所在地的大明领土的。
毕竟将士才是国家的顶梁柱,只要他们一天保家卫国,那么即使有宁王这样的叛臣,也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是王阳明、戚继光和秦良玉这样的忠君爱国的名将会挺身而出。
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它也是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其实严格上说起来,不论是东北的努尔哈赤,还是最后推翻大明的李自成。他们都是属于卫所制度下的职业军士。
他们与其说是改朝换代,不如说是明朝的军方对控制他们的文官的反攻倒算具L表现就是在清朝建立后,对汉族的文官百般的防范打压。
并不是因为那些文官是汉族。而是清朝不分记汉对文官是根本的不信任,终清一朝。掌握实权的始终是有那些从卫所制的八旗中挑出来的所谓的旗人官员,他们当中有很多就是汉族。还有很多所谓的包衣奴才当的官,他们也是汉族,最有名的就是雍正家的包衣李卫。
所谓的记清八旗制度,其实上就是彻彻底底的只是改了一个名字的明朝的卫所制度。包括卫所制度的一切的规定都丝毫没有走样的继承了下来。
清朝后来所谓的打迁,包衣和奴才等说法,实际上最开始通行于辽东的明军系统。
记清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把卫所制度的官兵改成八旗兵和绿营兵。
八旗兵是在入关前的兵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用八种不通颜色的旗帜进行编制的武装。入关以后继续沿用以其统兵。而八旗兵采取世袭制年龄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绿营兵就是向清廷投降的明朝各地的镇戍部队,起初大部分就是所谓的九边的边军也是明朝中最精锐的部分。
绿营兵通常是由土著兵、父子兵所组成的所以团结性较强即使面对逆风战也能为了给身后的父兄留条退路而死战到底。
清朝政府为了防止绿营兵形成藩镇化,所以就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制度。
用兵时从各路绿营兵抽调军队,有边将统辖,实际上是恢复了卫所制以前的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制度。
而且绿营兵使用小营制,每营兵不过三五百人没有明朝卫所制使那样庞大的兵力。从而也不用使用太监或者文官监军也基本保证了绿营官兵的待遇和他们对朝廷的忠心。
这点可以在辛亥革命前后,由绿营改编的巡防营的表现L现出来。那些跟随革命党造反的军队,全部是新军。
而作为绿营改编的旧军巡防营往往是与新军作战的反面存在。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如新军但是他们对记清王朝的忠心绝对是在新军之上。
清朝还采用总督营、巡抚营和驻防营的制度,使主要的地方兵力控制在都督文官手中。
但这些督府只有指挥权,而绿营兵的实际控制权是在各个绿营的长官的手里。从而使指挥权和领兵权分离防止任何一方都让大。
绿营兵是世袭的所以绿营就成为和八旗一样的世袭制卫所兵了。
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朝数次的对外战争的失败,让清朝开始在全国编练新军。
实际上的兵制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只不过是由世袭制变成了募兵制。
其根本还是延续了几百年的卫所制度的变种,都是部队就食于地方,并维护地方的安全。
一旦国家有战事,就由部队的各个驻地抽调部队参加战斗。
但是,募兵制有一个极大的缺点。就是军队需要将领招募的往往会变成将领的私军。
而这种制度也从明朝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其表现方式就是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和地主团练武装。
这种卫所制在中国实行了将近500年。固然有其军户长期世袭,战斗力下降,容易产生地方军阀。卫所兵为其首领之命是从。他们对中央的忠心,是其领兵将领对其中央的忠心程度而定的等缺点。
但也有其的优点的那就是卫所军在维护地方的社会安定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其坚定不移的立场。
比较有特点的就是民国的大西南的地方军阀部队,比如川军。滇军。桂军。
川军虽然在内战期间,把四川百姓盘剥相当凶狠。但在抗倭战争中其坚定的抗倭决心以及顽强的作战精神使中国有了无川不成军的传说。
而滇军,桂军在抗倭战场上都有出色的表现。
作为其代表的原国民革命军60军也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50军就是典型的有卫所制特点的地方军阀武装。
曾泽生率滇军在惨烈的台儿庄战役中奉命固守禹王山20昼夜,打光了子弹就再把刺刀拼到卷刃,部队虽然伤亡过半,但倭军始终无法接近阵地。
倭军都承认滇军是自918以来他们遭遇的最为勇猛的中国部队。随后在南昌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中,曾泽生部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泽生部内战中却屡战屡败当时作战时都不敢把它放在主要方向。只把他当让二线部队和守城部队使用。直至1948年10月17日,曾泽生率部3万余人于长春起义,其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这就是地方卫所军队的另一大特点。在他认为的自已的地盘里自家的内战中表现的就是战斗力较弱、战斗意志比较薄弱、战斗中对地方的破坏性很小。
表现的最显著的就是在红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强渡大渡河战斗。当时就是因为四川军阀考虑到修桥不易,舍不得炸毁大渡河上连接两岸的铁索桥。
使当时红一方面军的主力绝地逢生。也使当时报纸上宣传的石达开第二,成了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