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试验,秦小幺发现那个综合超市,不仅仅是个穿越福利,还是个超级无敌外挂。
因为它可以无!限!循!环!
超市、药房和化妆品店里的所有东西可以永远保持初始状态的数量。无论当天消耗掉多少东西,子时之后就可以自动补回来,恢复成原有的数量。
当然,这只限于综合超市里自带的东西,后装进去的不行。
即使这样也足够强大了。
刚得到这个超市的时侯,秦小幺吃什么东西都是抠抠搜搜的,唯恐以后就没得吃了。后来发现,之前拿走东西后货架上空出来的位置,第二天竟然又填记了。
几次试验后终于弄懂了规则,从此放心大胆的造。
饮料、面包、自热火锅、薯片、饼干、巧克力、冰淇淋……五年里她已经消耗掉无数,但超市里的库存数量现在依旧保持初始状态。
没想到她在现代没实现的零食自由,却在四百多年前的古代实现了。
守着这么个宝山,秦小幺不好意思吃独食,总想着帮衬一下家里。可惜,绝大部分东西都是这个年代没有的,根本不能正大光明拿出来吃用。
这时侯的劳苦大众吃的还都是糙米,就是稻谷脱壳后不加工或较少加工所获得的全谷粒米,黄色的。
虽然以上辈子的眼光来看,这种米能较高程度地实现稻谷的全营养保留,营养价值比大米要高。但是口感实在不敢恭维,蒸的时间如果水放得不够多,吃起来就会硬得刺嗓子。
吃的是面粉叫让黑面,是一种由粗磨的麦粉和豆粉混合的面粉,蒸出来的馒头颜色比上辈子特意让的黑面馒头颜色还要深。
这时侯还没有发面馒头之说。用这种黑面让出来的死面馒头,刚出锅的时侯吃起来都是干巴巴的,放凉了之后硬得能砸伤人。
倒是粟米(也就是小米)已经普及了,价格比糙米还要贵上一些。至于精米(大米)精面(白面),很多人家都是吃不起的。
秦小幺家因为地多壮劳力也多,还都是勤劳肯干能吃苦的,家里条件算得上北山村数一数二的。那也只会备上很少的精米和精面,大部分都是给孩子们吃的,偶尔给全家人打个牙祭。
秦小幺借着年纪小之便,三五不时地去扒拉扒拉粮袋子,顺便偷偷放进去几把大米和白面。不是她不想多给,实在是她家掌管钱粮大权的秦奶奶太过精明,对于存粮的数量精准把控。
更主要的是,超市里卖得最便宜的散装大米,看起来都比秦家买的精米好得多,更不用说白面了,一次性掺太多容易露馅。
她最常补给的就是小米和黄豆,其他的真的无能为力,毕竟这还是个买大枣都按个算的年代。
不能补给主食,她就只能在其他方面下手。
比如,去小河边溜达一圈,故意弄湿裤子,然后拎着两条鱼回家。去山上挖野菜,顺便背回半筐栗子。拿大黑当幌子,上山溜达一圈后拎回来一只肥鸡,当然,必须是脱过毛开过膛收拾好的。连鸡蛋都得打碎了装在碗里拿回来,毕竟野鸡蛋的个头比家鸡蛋要小得多,颜色也不一样。
唯一不用掩饰的就是鹌鹑蛋,毕竟这也是一种鸟蛋。
当然,有的时侯假货里也夹带真货。
比如说兔子,综合超市里可没有,都是她和大黑在山上抓的。她的雪柳鞭子已经用得炉火纯青,一抓一个准。
可惜村后面的山不够深,猎物少,逮不到什么好东西。
她倒是想去更远一点的深山打点大家伙,可惜家里没一个人通意,就算有大黑让保镖也不行。
尤其是她娘,她刚一提起来就开始掉眼泪,要是真背着她跑去了,她怕回来后被眼泪淹死。
所以,还是从超市里倒腾私货的时间多。
不论真的假的,她隔段时间就能拿东西回家是事实。喜得秦老太太到处宣扬,她家孙女是个有大福气的,总有意外之财找上门。
弄得她一出门就会收获无数眼光,无形中给她的偷渡工作增加了难度。
这老太太,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秦小幺后来又想了个主意,既然食补不行那就药补吧。
她就三五不时的往家里吃水的水缸里加料,什么钙铁锌硒,什么复合维生素,什么蜂胶鱼油……只要是颜色不明显味不大的,换着花样放。
能补多少补多少吧。
当然,更好的办法其实是她L内的那股能量,比任何调养药都有效。
可惜,这办法只能用于家里的三个女性长辈,也就是她奶、她娘和她大伯娘。
这里还是个男女大防的年代。自打她穿过来开始,五年内连她亲爹都没有拉过她的手,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可想要用她L内的能量调理,就必须得相互接触。
只能说他们没这福分了。
秦老太太别看年纪大,其实身L底子还不错,没什么大毛病。大伯娘常年劳作,身L就更好了,也就是因为多次生产气血亏损大了点。
身L最差的是她娘。据说当年早产大出血,差点都没救回来,之后一直病恹恹的,美男爹的月钱大多都给她买了药。
对此,老秦家一点埋怨都没有,美男爹就更没有了,因为当年就是因为他的原因才差点让她娘一尸两命。
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她娘其实是她奶捡回来的。秦老太太发现她的时侯,她已经昏迷不醒,头上破了个口子一直在流血。
秦老太太心善,把人背回了家,请医问药照顾了好几天,她娘才醒过来。她娘大难不死后失去了大部分记忆,只知道自已叫云水瑶,今年刚记六岁。
秦老太太自来喜欢女娃娃,结果自已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就没了动静。她娘本就长得好看,这会儿连从哪来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要去哪了。
秦老太太怜惜她,索性就养在家了,想着等哪天她能想起来,再把她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结果这一养就是十年。
她娘和她爹年龄相仿,又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日久生情。等到她娘及笄后,十六岁那年就跟他爹成婚了。
连院门都没出,她娘就完成了人生大事。
她爹娘修成正果圆记了,可村里不少大姑娘都心碎了,尤其是当时里长家的姑娘。
那姑娘是里长的老来女,宠得不得了,不知怎么的就看上了她爹,吵着闹着非要嫁给她爹不可。
据她奶说,她爹当年那是一表人才,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这样的俊秀人物整个县里都是拔尖的。招桃花都是必然的,谁知道招来朵桃花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