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趣阁 > 穿越小说 > 叶轩魏忠贤 > 第751章 千里做官,为的吃穿

四人沉默了片刻后,吏部尚书房壮丽出声了。
  “陛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少读书人都以这个为目标,
  但实际上这四句离大家都很远,很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民间有句谚语:千里做官,为的吃穿,横渠四句那也是吃饱穿暖之后才能考虑的问题,
  如果提高俸禄,贪污腐败可能会少一些,即便是提升到月俸千石,贪污也不会灭绝。”
  “陛下,历代都在养廉、除贪、吏治上下了不少功夫,纵观历史,基本都是两条路,一是高压,严刑峻法,以本朝为最,
  其次则是以禄养廉的俸禄政策,汉代是采用的这种,汉惠帝在诏书中言: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而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从史书上记录的循吏辈出的盛况便不难发现,这种制度比严刑峻法会好很多。”
  “不止是汉代,唐朝也是如此,效果颇为明显,但以禄养廉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一是人心难测,欲壑难平,给多了,他们只会想着更多,
  其次,财政开支庞大,如果遇见天灾人祸、国库空虚等发不出俸禄时,那只会百官怨愤。”
  “提高官员们的俸禄,这能缓解官员们的后顾之忧,将精力放在为政之上,也能让官员们体面一些、身体会好一些,可能会少一些贪污,尤其是底层官员。”
  崇祯很是无语,提高也不行,不提高也不行。
  思索了片刻后,崇祯脸色严肃了起来:“贪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高官厚禄者未必不贪,官卑俸薄者未必不廉,贪污与否和俸禄厚薄没有必然联系,
  但在大明一朝的官员贪污案例来分析,俸薄是其中原因之一。
  大明一千四百余县,只要县级官员少贪污,那就是百姓之福,朕决意,增加百官俸禄。”
  四人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即便他们对俸禄不是太在意,但能多一些俸禄,让家人过的好一些,谁不愿意呢。
  尤其是孙承宗,家里七十余口人,虽然家里有些田产,加上皇帝时不时的赏赐一些,否则家里真的要揭不开锅了。
  “房爱卿,大明有多少入品的官员?”
  “回陛下,因为废除了宗室后,入品官员少了很多,目前大明有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三个州,共计一千两百个县,加上京官,入品官员大约一万六千余人。”
  ps:这里指的是文官,武官基本都是卫所军,军饷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因为卫所有屯田。
  “毕爱卿,大明每个月要支出多少俸禄?”
  “实际支出大约在七万六千六百两左右。”
  “如果不折本、折色,直接按足额禄米发放呢?”
  “这个……臣没有具体算过!”
  毕自严脸色有些尴尬,实在是这玩意两百多年都是折本折色的发放,加上人数变动大,他还真不清楚。
  “以臣估算,如果足额禄米发放,每月支出大约为十二万两左右。”
  “十二万两?也不算太多嘛!”
  崇祯松了口气,这要是每个月支出个几十万两,他还真要考虑一下了。
  “诸位爱卿,对于增加俸禄,朕有几个想法,你们看看可不可行,毕爱卿,你记录一下。”
  待王承恩奉上笔墨纸砚后,崇祯背着手在东暖阁慢慢的踱着步。
  好一会儿后,轻声道:“第一阶段,恢复本色俸禄,足额发放禄米或者等价白银;
  第二阶段,调整品阶官员的俸禄标准,京官、流官、勋位等,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套制度一直沿用,三年一调整或者五年已调整;
  第三阶段,各布政司、各府的物价和经济发展不一样,俸禄也需要调整,
  例如苏州,那是天下第一繁华郡邑,物价高、经济也发达,知府是正四品,再给二十四石俸禄就不合适了,m.
  这一点需要户部根据各府情况做调整,朝廷定的禄米,姑且称之为正俸,正俸整个大明统一,但各地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补助,
  补助的来源有很多,诸如官田收入、官仓租借、车马租借等等;
  第四阶段,在俸禄基础之上,给予奖励,诸如将府内的经济搞上去了,赋税多了,那么就从赋税中抽取一定的额度,根据考评,分给府内的官员,作为他们辛苦付出的奖赏。
  第五个阶段,完善官员们的福利待遇,诸如寻医问药、抚恤、丧治、离任补贴等等。
  嗯,暂时先制定五个阶段吧,等全部完成了,再补充,或者你们有想法也可以提一提。”
  静!
  整个东暖阁安静之极。
  静的崇祯都觉得有些不对劲,转过头才发现,袁可立四人都在错愕之中。
  “四位爱卿,你们这是怎么了?没听清楚,还是哪里没听懂?”
  “陛下,恕臣等失礼!”
  被崇祯声音惊醒的四人齐刷刷的朝着崇祯行礼,眼中充斥着震惊和苦笑的神色。
  这哪里是提高俸禄,简直就是重新做了一套俸禄制度。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这套俸禄制度做出来并实施了,那大明的官员的俸禄从历朝最低直接飙升到历朝最好。
  “陛下,您这制定的第二、三阶段简直是太体恤官员们了,估计公布了,会让他们乐死了。”
  “尤其是这第四阶段的构思简直是太妙了,想要拿高俸禄,那就自己想办法,如此以来,百姓富有了、自己也拿到了俸禄,
  这不仅取决主官的能力,还会让整个府县官员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有银子了,谁还会冒着砍头诛三族的危险去贪污呀。
  到时候,府内的百姓看着其他府的百姓都富有了,就会逼着官员去想办法,
  知府以下的官员看着知府不作为,挡着他们赚银子的路,估计会直接弹劾,
  知府看着自己都在拼命了,下面的官员应付了事,直接会第一个干掉他们,
  主官、下属官员、百姓三者相互监督、督促,外部再有锦衣卫、督察院与巡查组监督,这简直是无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