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顾客们也纷纷笑了起来。
其实李阳的目光早已锁定了那股凉意的源头,正是那个青年男子手中紧握的古老秤砣。当那秤砣初次亮相,李阳的双眼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寒气拂过,他心中顿时有了计较,这秤砣绝非寻常之物!
尽管深知其价值不菲,但李阳向来秉持正道,不屑于巧取豪夺。未曾料到,那青年在离去之际,竟妄图以此秤砣作为武器,对人施暴。李阳心中暗笑,这等恶行,自是咎由自取。而那秤砣,也便顺理成章地落入了他的手中。
李阳轻轻拾起秤砣,只觉那股凉意愈发浓郁,他心中愈发断定,这秤砣定非凡品!
秤,这一物件在平日里极为常见。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今人们所见,多为电子秤,数字闪烁,方便快捷。但在往昔,乃至几十年前,华夏古国,木质秤砣,秤杆秤砣称盘儿,三者合一,才是主流。即便时至今日,仍有人偏爱这古朴的称重方式。
秤,实乃古人智慧的结晶。小小一杆秤,竟能承载五六百斤之重,实乃令人叹为观止。而能承载如此重量,对秤杆的材质自然有着极高的要求。据李阳所知,老酸红木、黄梨木等,皆为制作秤杆的上乘之选。而他手中的这杆秤,更是被誉为“鬼秤”,其材质极有可能是珍贵的红酸枝。红酸枝与嵌银星相结合,足以挑起数百斤的货物。好的秤杆,外表细腻光滑,做工考究,有的秤杆上的星点,更是用纯银镶嵌而成。
然而,在古代,度量衡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度量衡单位被称为“两”,但对于多少两为一斤,却并无定论。有的是十六两为一斤,有的则是二十两为一斤。而那个青年手中的鬼秤,问题便在于此。他将这杆古老的秤带到了现代,却忽略了现代度量衡的统一标准——十两为一斤,两斤为一公斤。这几乎成了人尽皆知的常识,但那青年却妄图以此欺骗众人,实在是可恶至极!
他被打得鼻青脸肿,被押送至派出所,其店主恐怕也难逃责罚。更重要的是,他竟将家中的老古董拿了出来,最终却拱手让给了李阳,这无疑是罪有应得!
李阳正细细端详着手中的秤砣,突然,肩膀被轻轻一拍。他转身一看,只见吴月婵面带微笑,容光焕发。他刚要开口,却听吴月婵笑道:“臭小子,这次又多亏了你,你又救了我妈一命!”
李阳连忙摆手:“咱俩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吴月婵不知哪来的勇气,竟开玩笑般问道:“咱俩什么关系啊?”
李阳被她这一问,顿时语塞,半天说不出话来。吴月婵又在他肩上轻轻捶了一拳,嗔道:“瞎想什么呢!我要去上班了,你呢?”
李阳本想送完饭后,再送吴月婵去医院上班,但既然来了周大叔这里,怎能不见一面?他告诉吴月婵,自己打算留下来和周大叔聊聊,月婵姐便独自上班去了。
望着吴月婵的背影,李阳心中暗自思量,月婵姐简直就是他的福星。当初为了给月婵姐挑选一件小礼物,他第一次踏入了古玩一条街,从此便与古玩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今日,来到他们家的小店,竟意外得到了一杆价值连城的古称,这岂不是月婵姐带给他的好运?
月婵姐走后,李阳又与周大婶聊起了家常。这才得知,他们盘下这个店面,光是月租就高达一万多,再加上租房的费用,一个月的开销竟达到了两万。而吴月婵一个月的薪水才几千块钱,为了孝敬父母,她几乎将几年的积蓄都投了进来。
周大婶自然明白女儿的孝心,她告诉李阳,女儿原本劝他们安心在城市养老,不要再摆摊卖水果了。但他们老两口闲不住,坚持要出摊。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他们的老寒腿又开始发作。女儿这才不惜重金,盘下了这个店面。然而,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生意究竟如何,还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