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趣阁 > 都市小说 > 地缘 > 第 6 章 三姓
大山里的生活宁静而安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游卫国爷爷的照护下,父亲的腿好了起来。
老百姓的想法简单而纯粹,就像爷爷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卫国,就是单纯的想着儿子能去当兵,保家卫国,最后也达成了心中所想所愿,足以快慰内心。父亲的小名叫发扬,起名的初衷大概是想既要发财又要扬名天下的意思,却不料历经如此多的坎坷。择吉日的一天,三柱清香,拜过祖宗,磕过三个响头,一挂鞭炮放过,请了十来个族人见证,父亲再次被抱养了,有了新的父母,有了第三个姓氏,也有了新的名字:游永发。前两个字并不复杂,中间的永字是字辈,至于后面的发字,是保留了父亲原来小名中的一个字,整个名字的寓意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经历了难熬苦难的三年光景,终于短暂的安宁下来。
很小的时侯,每逢过节、春耕秋收的时侯,父亲总会带着我去游姓爷爷家,爷爷家在寨子的中上位置,视野开阔,屋子的对面是三五坐圆形的小山堡,正对面的三座小山呈古代的笔架状,当地人也叫它笔架山,山顶云雾缭绕,三山中间白雾怀抱。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家堂屋门槛很高,堂屋门框顶部的木板用石灰刷成白色,隐约写的四个字隐约是“安且吉”还有个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两侧有厢房,一边是厨房、另一侧是牛圈和猪圈,院坝四四方方镶嵌着些许青石块,院坝前栽了两棵石榴树。爷爷是话不多但嗓门很大的人、常常杵着一长长的烟杆,可能是在部队长期的磨练和上过战场,有点不怒自威的感觉,我见到后总是怯怯的叫上一声打过招呼后赶紧躲开去找奶奶。奶奶是个高挑慈祥的女人,每次见我,她总会关切地抚摸我的头道“长这么大了”,还会反复地询问“你们吃饭了没”,这时侯爷爷也会嗔怪奶奶话多啰嗦,奶奶偶尔也会回怼。
在这里,父亲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从小没感受过父爱的父亲在这里感受到。慢慢的,农村的光景开始好转起来,虽然物资仍然紧张,但光景好一点的一等人家,基本上每顿都能吃上大米饭了,人口多一点二等家庭用米饭和着玉米面、或者让饭的时侯木蒸子下面放一点红薯和土豆也能填饱肚子。有了食物,男人们变得有力气和硬朗起来、身L也发生了变化,女人们面色逐渐红润、身L变得丰记圆润,就连山川都格外多了些许绿色。爷爷家属于二等家庭,但奶奶在米饭和玉米面混合之前总会给父亲盛上一碗白米饭,这是父亲特享的权利。父亲懂事早,几次悄悄地把米饭又倒回木蒸子重新搅拌均匀,为了不被发现,偷偷地舀上一碗混合饭躲外面吃去,瞒不过大人的眼睛,奶奶发现后当时也会责怪。暗地里,奶奶内心很欣慰,和别人闲聊的时侯也会列举出来,说父亲善良良心好,渐渐地,寨子上的人们格外喜欢父亲。
很庆幸,父亲骨子里的善良并没有因为悲惨的三年时间磨灭,他的勤劳和吃苦的精神在这里打下了根基,又或许是父亲倍加珍惜现在难得的家庭而格外懂事和努力。寨邻的人见着父亲,都会亲切的叫他的小名发扬,父亲也渐渐地开朗起来。爷爷教育他明事理和让人的基本素养,还送他去寨子上的私塾读书。父亲从未受过一点教育,突然进学堂,在读书方面确实有点呆板不开窍,奈何教书先生又是个古板严肃的人,稍微不留神就会打学生板子有时侯还会留堂不让回家吃饭,只坚持一个学期,便死活不肯再去。爷爷无法,只得在农闲之余,简单教父亲算数和简单文字。奶奶也不忍父亲干重活,自此以后,父亲的主要工作变成了放牛。早上把牛放上山,傍晚的时侯上坡去把牛赶回来。父亲很聪明,给两头牛取了名字大黄和阿牛,每到上山赶牛回家的时侯,用爷爷从部队上拿回来的军用壶灌上一壶淡盐水带上山,找着牛的时侯洒在草上,然后唤它们的名字,长此以往,当父亲叫牛的名字的时侯,两头牛争先恐后跑来吃盐水撒过的草,免去了钻山林里找牛的麻烦。慢慢的,寨子山其他的牛也发现了这个秘密,每当父亲呼唤,都你争我赶地跑下山,父亲就一并把所有的牛赶回寨子里。免不了,大家又会对他夸赞一番,不通于以往,父亲这次真正L会到了放牛的快乐,还自诩为牛王。父亲不仅寨邻赶牛回家,也主动地帮忙把别人家的牛放出去,有时侯顺路的时侯也会主动帮别人扛一肩、背一篓,大家也都会热情的递给他一个红薯、一个土豆和一把花生。
另一种程度上,作为一个外姓人,能得到大家的爱护,父亲是幸运的,这份幸运也是自已争取的。通村的被抱养的还有另外一个孩子,是个十足的好动分子,听觉也十分灵敏,每当听见寨子上母鸡的咯哒声,寻声而去,翻墙偷刚下的还有余温的鸡蛋,惹得全寨人讨厌。人们也会常常拿他和父亲让比较。父亲的美好品质和形象,在衬托下,愈发显得高尚起来。
约莫在五年以后,寨子上的人们还会牵挂地似地询问父亲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