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副乡长帮助疯娃一事,被办公室的小杨写了篇消息报道出去。
小杨写消息的时侯是瞒着王副乡长的,一是小杨不知道这消息发不发得出来,二来是王副乡长为人低调,让他知道了可能不会让他写。
小杨写好后,悄悄寄给了市报。
投稿的小杨希望能发得出来,但他没把握能发得出来。因为他写了好多篇了,投出去都是泥牛入海。
但是,这次小杨却投中了。
大约一个星期后,市报在第三版社会栏目发了小杨这篇七百来字的通讯。
小杨看到自已的文章发了出来,高兴得大脑有些不清醒。他拿着散发墨香味的报纸看了几遍了。
激动的心情让小杨使劲忍着。他想拿给王副乡长看,但又怕没有得到王副乡长的允许谢了他,怕他怪罪。但不拿给王副乡长看呢?又觉得有些可惜。
才忍了一个下午,小杨实在忍不住了,他觉得这份喜悦应该与王副乡长分享。
他们乡订的报纸多,但看报的人少,除了他这个爱写稿而看报的外,好像基本没人看。连送去王副乡长办公室的报纸好久了都没有打开,他又原封不动的拿了出来。
第二天上班的时侯,他拿了那份报纸准备去王副乡长的办公室,才准备动身,就有叮呤呤的电话打来。
王副乡长办公室没有座机,只有书记和乡长的办公室有,县里来找副书记或副乡长的,都是打到办公室,通过办公室转。
电话铃声一响,小杨就迅速拿起电话。
电话是市报打来的,说他们刊发了《乡长助人风格高》的通讯反响很好,市里领导要求进行深度报道,他们要来采访王副乡长。
本来就在激动中的小杨马上撒腿向王副乡长报告。
王副乡长正欲出门,就快事过来接电话,开始有些发怵,但他边接电话边看向小杨递过来的报纸,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接完电话,王副乡长才认真看小杨写他的报道,虽有些夸大,但基本是事实,脸虽有些发烫,但没有责怪小杨,相反还带着微笑与小杨探讨记者要来采访的事宜。
记者是第二天下午到的。
记者本想去高坡走一走,但听说很远,交通又不便,再说小杨写的报道里内容已经有了,便没有去了,就在乡里和教辅站了解“两基”工作情况。
记者采访了一天后,便走了。
一个星期后,市报在头版头条以《一个乡镇的“两基”之路》为题报道了王副乡长抓“两基”的让法,标题下还加了个编者按。
报道出来的第二天下午,县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带着教育局的局长等一干人到小杨他们乡进行调研,说准备在他们乡开一个全县的现场会,推广他们乡抓“两基”的让法。
王副乡长让梦也想不到,一个举手之劳,一篇报道,会有这么大的魅力。他们这个乡实在太边远了,不要说开现场会了,就是县领导都很少来。各项工作经常被点名,很被动。这下要在他们这开现场会,书记和乡长也很高兴,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在会上也对“两基”工作进行了表扬。
当然,这是题外话。
全县“两基”工作现场会不久,市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也来进行了调研,市里调研后不久,王副乡长被调到了县教育局任副局长,专门负责全县的“两基”工作。
王副乡长调到教育局后,是和疯娃相识一个月以后的事了,他觉得这是疯娃给他带来的运气。
王副局长到任后,不敢松懈,连续几天来都赶赴乡下调研指导“两基”。
疯娃与狗搏斗这天,他带着借调到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的小杨到南部乡下检查“辆基”,回县城的路上,看到公路旁边躺着个孩子,好心的王副局长喊司机停车,让小杨去看看怎么回事。
小杨这一看惊叫起来:“局长,是疯娃。”
王副局长一听,马上下车,看到疯娃像昏迷着,再看到他那受伤了的腿,马上与小杨一起把疯娃抱到车上,向县医院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