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交圈的必要性:
在南京的潜伏任务愈发紧张,李震深知,要获取关键情报,必须进入国民政府和日军高层的社交圈。这些上流社会的酒会、晚宴,既是权力交易的场所,也是信息交换的关键平台。为了进一步打入敌人内部,李震决定主动出击,参加一场由国民政府高层官员举办的豪华酒会。
酒会前的准备:
在参加酒会前,李震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南京上流社会的风尚。他通过冯大勇打听到了酒会的参与名单和注意事项,包括每位高官的喜好和习惯。他特意挑选了一套剪裁得L的西装,力求在外表上看起来毫无破绽。此外,李震还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恶补关于红酒的知识,希望能够在酒会上表现得像个老练的商人。
然而,尽管让了充分的准备,李震心中依然充记不安。他明白,这次酒会不仅是一次社交活动,更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酒会上每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伪装被识破,他必须时刻保持警觉。
初入酒会:
当天夜晚,李震来到了位于南京城西的一座豪华大宅。这座大宅属于国民政府的一位高官,是南京上流社会最为顶级的社交场所之一。当李震走进酒会大厅时,眼前的景象令人炫目——水晶灯光璀璨,宾客们身着华丽的礼服,谈笑风生,洋溢着一片奢华的氛围。
李震不动声色地融入人群,手里端着一杯红酒,面带微笑地与身边的人寒暄。他知道,今晚的目标不仅是融入这个圈子,还要找机会与一些重要人物建立联系,特别是张启明——国民政府的中层官员,通时也是这个圈子里的核心人物之一。
与张启明的初步接触:
经过一段时间的寒暄,李震终于找到了机会接近张启明。这位中年官员穿着考究,谈吐优雅,显然是酒会中的焦点人物之一。李震假装不经意地走近张启明,举起手中的红酒杯,微笑着说道:“张先生,久仰大名,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共饮。”
张启明微笑着点头,与李震轻轻碰杯。随后,两人开始了一段简短的寒暄,李震努力表现出自已对政经形势的“关心”,试探着引导话题。张启明却表现得颇为谨慎,似乎对李震的来历有些疑虑,只是含糊地回应。
闹笑话的尴尬:
为了进一步融洽关系,李震决定展示自已对红酒的“品味”。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展示自已上流身份的一个途径,也可以借此打破与张启明之间的隔阂。于是,他开始学着其他商人的样子,轻轻晃动手中的酒杯,故作深沉地嗅了嗅。
然而,由于过度紧张,李震并没有留意自已手中的红酒实际是早已见底的空杯。他正准备发表对这款红酒的“品鉴”时,张启明微微一笑,说道:“李先生,这杯酒似乎已经没有了。”李震这才发现自已手中的空杯,一时间尴尬万分。
更糟糕的是,当李震匆忙拿起侍者递上的另一杯酒时,紧张之下他竟然将红酒错认成了白酒,猛地一饮而尽。这种强烈的酒精冲击让他差点把酒喷出来,他努力克制住自已,最终以一种勉强的微笑掩盖了这场尴尬的闹剧。
张启明显然察觉到了李震的失态,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为了缓解局面,李震迅速转换话题,假装自已是故意为之,甚至自嘲道:“看来今天的酒有些太烈了,张先生,恐怕要让您见笑了。”
逐渐化解的危机:
尽管闹了笑话,但李震的应对策略显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张启明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笑着应道:“李先生风趣幽默,看来今晚的酒会因为你而更加有趣了。”随后,张启明带着李震认识了几位其他的官员和商人,酒会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融洽。
在随后的交谈中,李震巧妙地避开了几个敏感话题,通时利用机会观察到了一些高层官员的言行举止,初步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利益链条。这些信息对于李震后续的潜伏工作至关重要。
酒会的结束与思考:
酒会接近尾声,李震终于松了一口气。尽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他成功地结识了张启明,并且初步进入了这个圈子。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上流社会内部的复杂性和暗藏的危险。
回到公寓后,李震将酒会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详细整理,并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他深知,今晚的表现虽然达到了预期,但要真正打入这个圈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