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城内,国相府。
待探知黄巾贼兵东撤后,孙瑾喜笑颜开;这下元氏安全了,他击退了数万叛军。
大厅内,灯火通明,大摆庆功宴,众人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国相孙瑾一身锦袍跪坐堂上,堂下左边是常山国一众官员;下首右边是以郭典为首的赵云、吴匡三人。
三人之中,赵云在最末。
虽是最末,但赵云依然是今夜酒宴的主角,众人频频向赵云敬酒。
而赵云则是来者不拒,以至于此刻醉眼迷离,有些不胜酒力,他不禁暗道:不是说穿越者皆是千杯不醉吗?那我咋晕乎乎滴!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大堂右首,郭典对孙瑾举盏笑道:“孙国相,今贼首已诛,贼兵东遁,常山大患去矣!”
闻言,孙瑾看向郭典,放下手中酒盏,他知道郭典这是要开口向他讨要好处了。
须知,贼首死于赵云之手,赵云又是郭典手下,他身为常山相自然要承郭典的相助之情。
孙瑾暗道:情我承了!但帮不帮你,就看你的要求是什么了?如果在我承受范围内,倒也无妨!毕竟郭典手上还有皇帝的诏书,这个面子是必须给的。
只见,孙瑾对着西南方向的帝都雒阳遥遥拱手,伤感道:
“吾与君业皆受皇恩,牧守一方;今,蛾贼肆掠,百姓罹难,吾心难安,常恐有负圣恩!而今,君业临危受命,常山虽寡,亦当极力助之!”
君业!郭典的字。
孙瑾话里的意思是,你我都是为皇帝办事,今日你虽然帮了常山,但也是在尽臣子的本分,黄巾贼造反,百姓遭难,我心里很难受,常常害怕有负皇帝所托。
如今,你临危身负皇命而来,常山虽然贫瘠,但也要尽力帮衬。
郭典击节大赞道:“孙国相真丈夫也!”
如今,郭典官职虽与孙瑾平起平坐,但人家孙瑾是大权在握实打实的常山相。
而自已有名无实,巨鹿郡还在黄巾贼手里,光杆儿太守一个;能不能领兵征讨黄巾贼,还得靠面前这常山相。
郭典称赞孙瑾是真丈夫,孙瑾很受用,脸上露出一丝得色,不过一闪而过,只有细心的赵云发现了!
赵云不禁暗叹:果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孙国相也不能免俗啊!
孙瑾既已承诺要相助,郭典便不再客气,举盏道:“巨鹿之难,犹胜常山;国相高义,典欲借锐士三千平灭贼患!”
孙瑾一怔,连忙缩回端酒盏的手。
他虽然猜到了郭典要找他借兵的可能,但没想到你郭君业,可真够狠的啊。
我常山总共也就一万五千余兵马,除去各地驻守兵力,王都元氏就八千兵力。
而这还是黄巾贼来之前的兵力,经过这十余日的守城战,死伤了千余人。
现在,元氏城内总兵力不到七千,你倒好开口就要三千人马,差不多就是元氏一半的兵力。
须知,常山境内还有好几支规模不小的黄巾贼,要是这些黄巾贼知道我借兵与你,合兵一起,攻我元氏,我如何抵挡?
不过,刚才自已把话说得太记,况且郭典身上还有皇帝诏书,孙瑾自然不好一口回绝。
顿了片刻后,才端起酒盏回敬,为难道:“贼首虽已伏诛,然其甚众,四散于野,而常山兵寡,恐难也!”
孙瑾话里的潜在意思是,张牛角虽然死了,可黄巾余孽不少,而常山本来就兵少,借给你了,我常山可就难了。
郭典一听,也表示理解,刚才不过是谈判的一种手段,漫天要价罢了!一饮盏中酒,道:
“孙国相,可予典几何锐士?”
孙瑾想了想肉痛地伸出五根手指,道:“五百锐士!”
不借,肯定不可能,五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已经是他最大承受范围。
孙瑾深知,借兵,可不仅仅只给五百人马就行,一看郭典光杆儿太守的模样,肯定还得给郭典供应五百人马的钱粮。
这完全就是送人、送钱、还送粮,太吃亏了!
郭典一听心头大失所望,五百郡兵,对上巨鹿境内数十万黄巾贼,连塞牙缝都不够!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看孙瑾的样子也不可能再多借了。
随后,两名封疆大吏敲定好个中细节,宴席随之散去。
..........
回到孙瑾安排的驿馆,醉醺醺的吴匡大骂道:
“孙瑾这忘恩负义的老儿!也忒太小气了!五百人能干甚?早知道我们就去中山国找张国相,让黄巾贼破了元氏,宰了孙瑾这老...”
然而,吴匡还没有骂完,白眼一翻,身L嘭的一声倒在了地上。
原来是赵云右手成掌,劈在吴匡后脑勺上,打晕了吴匡。
“卑职有罪!”
一下拍晕吴匡,赵云连忙向郭典请罪;今晚喝了不少酒,这个时代的酒度数虽然很低,但喝多了之后,后劲特足。
导致赵云现在都还晕乎乎的,浑身更是轻飘飘的,一回来了就听吴匡大发牢骚,忍不住一下将其拍晕。
因为这吴匡实在是太吵了,且完全不顾大局,要知道这里可是孙瑾的地盘,吴匡还在驿馆大吼大骂,这要是传到了孙瑾耳里,恼羞成怒之下,人家孙瑾不借兵了,你还能咬人家两口不成?
当然,赵云也觉得孙瑾实在太小气了,不过也不至于背地里破口大骂?
看着地上晕过去的吴匡,暗道:你刚才咋不指着孙瑾鼻子骂呢?
赵云发现,吴匡其实就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
郭典看一眼赵云,便让人将吴匡抬下去休息,并且对在场数名侍卫道:
“吴司马酒醉睡着了!你们也下去吧!”
赵云一听,心头感激;郭典这么说就是告诉在场的侍卫,不可将我打晕吴匡的事情,告诉酒醒后的吴匡。
因为以吴匡心高气傲的性格,要是知道我在他酒醉时敲晕了他,事后肯定要找我麻烦。
“子龙你且留下!”
在赵云和几名侍卫就要离开郭典房间时,郭典突然叫住了赵云。
“府君!”赵云停下脚步,来到郭典面前。
看着面前英气勃勃的赵云,郭典忍不住赞美道:“子龙浑身是胆!少年英雄也!”
赵云万军丛中只身刺贼,这样的胆气亘古少有啊!
刺贼后,赵云面临贼寇疯狂围攻,最终还能全身而退!
这让郭典想起初次与赵云在破庙相识时,赵云信誓旦旦自荐,言自已三岁习武,十岁猎虎的光辉事迹。
他原本并未当真,但经过今日之事,他相信赵云确实骁勇无双,如此猛士来到自已麾下,郭典觉得这是上天派给他平灭黄巾的神将。
听到郭典的赞美,赵云暗喜,不禁想起了三国演义对赵云的评价,也是赵子龙浑身是胆!
“府君谬赞!”
赵云谦逊道:“这不过是卑下身为大汉子民的本分罢了!”
谦虚、有勇有谋、识大L、俊朗!这是赵云在郭典心中的形象。
随即郭典话锋一转,忧心道:“子龙,刚才你也在,孙国相只诺五百兵马与我,而区区五百人马应对巨鹿蛾贼,实乃蚍蜉撼树也!”
不说郭典,就是赵云,也看不到希望!五百郡兵对几十万黄巾贼,人家每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淹死这五百人。
况且之前郭典承诺,若他杀掉贼首张牛角并活着回来,就许他郡司马之职。
如今,他让到了,可郭典却只在孙瑾那里借了五百兵马,而司马是将兵千人的官职。
最重要的是,郭典身边还有一个朝廷封的军司马吴匡,比他这个郭典口头承诺的司马纯正了太多。
那么,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领那五百兵卒;如此,他这司马一职就是个虚名,毫无实权,这便是赵云最不能接受的,也是刚才忍不住拍晕吴匡的原因之一。
须知,他为何南下?
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改变命运。
二人沉默了半响,郁闷中的赵云眼中忽然精光一闪,语出惊人道:“府君,要不这兵,我们不借了!”
郭典闻言,以为自已听错了。五百兵卒也是兵啊!要是这五百人也不要,他身边就二十多个人。
看郭典的表情,赵云连忙解释道:“府君,我的意思是,不要孙国相的五百郡兵,让孙国相把今日的五千黄巾俘虏给府君!”
今日,张牛角死后,黄巾军大乱,孙瑾趁势出击,抓获了五千多名俘虏。
“不可不可!”
郭典连忙摆手道:“如今黄巾势大,这些黄巾俘虏若是临阵倒戈,岂不万劫不复?”
郭典知道,赵云这是想用黄巾俘虏成军,与黄巾贼作战,但这里面的风险实在太大。
郭典不认可,却在赵云意料之中;不过郭典后面那句:如今黄巾势大,黄巾俘虏若是临阵倒戈,岂不是万劫不复?
这句话说明郭典也有些心动,只是担心俘虏临阵倒戈。
“府君!若是云有办法让黄巾俘虏,不敢复叛呢?”
“若真能如此,自然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