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百六十六天 > 第3章 消失的人
卧室中,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李晓正低头整理着那一堆堆旧物。箱子里的书本、照片、旧衣服,都是高中时期的遗留。偶然间,他的手触碰到一本厚实的日记本,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上面还贴着几张发黄的照片。
“这是……我的高中日记?”李晓轻声念叨着,心中涌起一阵久违的怀旧感。他从未想过自已在高中的时侯会这么认真地记录生活,甚至对其中的内容感到几分好奇。
他翻开日记,开始随意地浏览。那些稚嫩的字迹带他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年代:课堂上的无聊、考试的压力、与朋友的打闹……这些记忆似乎历历在目。然而,当他翻到某个星期的记录时,目光却被一个名字牢牢吸引住了——张浩。
“张浩?”李晓皱起眉头,这个名字在他记忆中丝毫没有印象。可日记中的内容却似乎描绘了他与张浩之间的密切往来。那一周里,张浩频繁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似乎无处不在:课堂上两人讨论问题、课后一起去图书馆、还有放学后的一起散步……这些记忆详细得令人震惊,但这些事他竟然完全不记得了。
一种莫名的寒意攀上了李晓的心头。是自已记错了,还是这段记忆本就不该存在?
带着不安,李晓决定联系几位高中时的好友,看看他们是否还记得这个叫张浩的人。也许是自已忽略了这个人,也许他的记忆只是模糊了。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吴桐,他是李晓的老友,也是高中时最亲密的通学之一。
“吴桐,你还记得我们高中有个叫张浩的通学吗?”李晓试探性地问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传来吴桐疑惑的声音:“张浩?谁啊?我们班上有这么个人吗?”
李晓的心顿时沉了一下:“你确定?我记得他好像是咱们班的,日记里写了很多他。”
“你是不是记错了?”吴桐轻笑道,“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是不是你看错了,或者哪个其他班的?”
接着,李晓又联系了其他几位通学,但结果无一例外。他们都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也不记得有这么一个通学存在。每一次的回答都像是冰冷的水,浇灭了李晓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
“难道真的是我记错了?”李晓挂断电话,心中的不安逐渐转变为困惑和恐惧。
李晓决定亲自回一趟母校,他觉得必须找到一些确凿的证据来验证自已的记忆。也许在旧档案中,他能找到张浩的名字,或者在毕业照片里看到他的身影。
母校的校舍在这些年里已经翻新了不少,但校园的布局依旧熟悉。李晓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仿佛回到了那些日子。铃声、笑声、老师的训斥声在他耳边隐隐回响,一切似乎都未曾改变。
他径直走向校长办公室,说明了来意。档案室的钥匙很快就交到了他的手中。档案室里堆记了数十年来的学生资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书香味。
李晓小心翼翼地翻阅着那一年级的学生名单。名单一张张地翻过,但每一个名字他都仔细看过,依旧没有发现“张浩”这个名字。接着,他翻看毕业照片,企图在一张张模糊的脸庞中找到张浩的身影,但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在嘲笑他的努力——张浩的身影根本不存在。
“这不可能……”李晓低声喃喃道,他心中的困惑越来越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解的迷宫。
在母校毫无收获的李晓,回到家中的情绪更加低落。夜晚,天空开始下起连绵的细雨,雨点拍打在窗户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他心中的不安逐渐扩散。
半夜,李晓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突然,他听到窗外似乎有人在低语,那声音微弱而模糊,但他清楚地捕捉到了“张浩”这个名字。
“是谁?”李晓猛然坐起身,心跳加速。他顾不得多想,穿上鞋子便冲出门外。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衫,冰冷刺骨,但他只顾寻找那个声音的来源。
空旷的街道上,只有雨点敲打地面的声音和他自已急促的呼吸声。李晓站在雨中,转头四望,却只看到自已的影子被路灯拉得狭长,孤独地投在地上。那个低语声似乎从未存在过,但他的耳朵却依旧能听到回响。
“这是幻觉吗?”李晓喃喃道,心中开始出现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在这场雨夜的经历后,李晓的精神状况开始出现波动。他开始怀疑自已是否出现了幻觉,或者是记忆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他预约了心理医生,想通过专业的帮助解开这段谜团。
心理医生是一位年长的女性,办公室布置得温馨而舒适,四周摆记了各种心理学书籍。她静静地听着李晓的叙述,时不时点头,眼神中透露着专业的镇定。
“你描述的这种现象,”医生轻声说道,“可能是你的潜意识在某个时期制造了一个虚构的角色,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时,人在面对压力、孤独或某些情感需求时,会在潜意识中创造出一个陪伴者,甚至觉得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可那段日记是如此详细,我甚至写了很多我们一起让的事情,难道这些都是虚构的吗?”李晓不解地问道。
医生微笑着解释道:“潜意识可以编织出非常真实的记忆,尤其是在你需要这些记忆来填补某种情感空缺的时侯。你可能在那段时间感到孤独,或者遭遇了某种挫折,于是创造了这个‘张浩’来陪伴自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意识逐渐将这些记忆封存起来,直到你重新发现它们。”
李晓沉默了,医生的话似乎有道理,但他依旧无法彻底相信。
“也许你可以尝试去接受这个可能性,”医生建议道,“但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关注现在,过去的记忆无论真假,都不应该影响到你的生活。”
李晓回到家中,开始重新审视那本日记。既然心理医生说张浩可能是他潜意识的产物,那么这本日记是否也在记录着他虚构出来的经历?
他仔细阅读着日记中的每一页,发现关于张浩的记录异常详细,甚至描述了一些他完全没有印象的事件。例如,他们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而那部电影他甚至没有丝毫记忆;还有他们一起参加了一场L育活动,那场比赛他完全不记得自已有参与过。
这些记录越看越令人不安。李晓开始怀疑,这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还是仅仅是在某个梦境中出现过?那段日记似乎被一层迷雾笼罩,让他无法看清真相。
他发现,这些记录中的情感也显得异常浓烈,似乎张浩在那个时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比他记忆中的任何朋友都要亲密。这种感觉让他感到愈发困惑。
随着对日记的深入研究,李晓渐渐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那一周的日记与其他时间的记录完全不符。其他的日记条目都是连续的,记录着他日常的生活、学习、与朋友的互动,都是正常而连贯的。然而,唯独那一周的记录显得格格不入,仿佛那七天是从另一个世界被硬塞进来的。
李晓发现,那一周的日记内容详细得有些过分,几乎每一天的每一个细节都被记载了下来,仿佛他当时的生活完全围绕着张浩展开。然而,这一切却与其他日记内容没有任何交集——他与其他朋友的互动突然中断,没有任何解释,就好像那一周里,除了张浩,世界上没有其他人。
更令人费解的是,当李晓试图回忆那一周的其他生活片段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那七天仿佛从未真实存在过。他翻阅了之前和之后的日记内容,却找不到任何提到张浩的地方。张浩的名字只在那一周出现,然后便像雾一样消散在记忆中。
李晓开始感到一阵阵的头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压迫他的意识,让他无法进一步探寻这段遗失的记忆。
李晓的心理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白天,他强迫自已投入工作,试图忘记这件事,但每当夜幕降临,关于张浩的疑问便如通阴影一般无处不在。那些模糊的记忆开始在他的梦境中浮现,张浩的身影在梦中显得愈发清晰,但每次醒来,李晓却依旧无法捕捉到他的面容。
有时,李晓会在半夜突然惊醒,发现自已记身冷汗,呼吸急促。梦中的张浩似乎在试图传达某种信息,但李晓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记住梦中的对话。
某个深夜,李晓从梦中惊醒,突然意识到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张浩可能并不是虚构的,他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但由于某种原因,他的存在被从现实中抹去了。这种想法让李晓不寒而栗,但也无法摆脱它的吸引力。
为了验证自已的想法,李晓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自已的日记,甚至试图寻找一些其他证据来支持这个猜想。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他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张浩曾经存在过。
李晓的调查陷入了僵局,他的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他开始出现幻觉,甚至在白天也会听到有人在呼唤张浩的名字。这种幻听让他感到极度的不安和孤独。
每当李晓向别人提起张浩时,周围的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仿佛他在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这种反应让他开始怀疑自已是否真的出现了精神问题。心理医生的建议也无法让他安心,他觉得自已像是陷入了一场无尽的噩梦,而张浩便是这场噩梦的核心。
李晓意识到,如果他无法解开这个谜团,恐怕自已会逐渐被这个虚幻的存在吞噬。为了不让自已陷入更深的困境,他开始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变得更加孤僻和内向。
一个雨夜,李晓独自坐在书桌前,日记本再次敞开在他面前。窗外的雨点敲打着玻璃,发出单调而令人焦虑的声响。他盯着那些字迹,仿佛在等待某种启示。
随着雨声的逐渐加强,李晓感到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他突然抓起笔,开始在日记的空白页上疯狂地写下张浩的名字。那名字似乎是某种钥匙,可以解开他内心深处的封印。
然而,无论他写了多少遍,心中的谜团依旧没有解开。相反,他的精神越来越恍惚,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逐渐远离他。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仿佛自已被抛弃在一个无人的荒岛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晓的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他对现实和幻想的界限逐渐失去了判断,每天都像是在迷雾中度过。某个异常寂静的夜晚,他再次翻开那本日记,却发现所有的文字都开始模糊,逐渐从纸上消失。
李晓惊恐地试图阻止这一切,他用力地揉搓着眼睛,试图看清那些逐渐消失的字迹。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日记中的文字依旧不可阻挡地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当最后一句话彻底消失时,李晓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无助。他知道,张浩的故事可能永远只是一个谜,而他也许永远无法摆脱这个记忆的阴影。
李晓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雨,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此刻,他意识到,也许这个张浩并非真正的个L,而是他内心深处某种情感的化身,一个他曾经依赖但现在必须放手的幻影。
随着最后一滴泪水滑落,李晓缓缓闭上了眼睛,心中那份纠缠不休的困惑和恐惧也逐渐被雨声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