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趣阁 > 都市小说 > 让你省电,没让你私建核电站 > 第10章 到底该怎么选
今天这场学术会议汇集了各个研究院的高级教授学者。
还有不少成绩优秀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等也来到了这里。
和那些教授学者的情况不通的是,这些来参加会议的学生一般都是来这里打杂的。
比如水木大学准研究生的沈梦妍。
她申请了千岛湾核电站黄教授的项目。
听说对方今天会在这里演讲,所以她立马就来和对方打招呼了。
可是在来到这里之前,她也听说了一件事。
好像是黄教授前段时间用掉了院里的一个特招名额,招收了一个专科学生来水木大学读书。
那名特招生今天也会在这里演讲。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她曾经寒窗苦读才考上的水木大学,结果对方不用那么努力,只是因为某项特长就能特招进入这里。
而且还得到了她的梦中导师黄大中的赏识。
这么想着的时侯,沈梦妍的好姐妹也赶紧拉着她一起进去:
“快点,梦梦,我们还得进去布置现场呢。这次的志愿者身份可是我从学生会里面好不容易求来的。
进入会场之后,你就能见到你的梦中导师了!”
“谢谢你,依依。”
两女快速地走着,很快便挽着手一起进去了。
可是来到门口的时侯,因为她们太过着急,不小心撞到走在前面的一个男生的后背。
那个男生穿了一件短袖白衬衣,下身一件简单的黑色裤子搭配球鞋。
面容稚气未脱,看上去刚刚高中毕业。
毕竟他的眼神和她们这种大学生完全不一样,十分的好认。
“不好意思,学弟?”
沈梦妍和自已的小姐妹连忙向对方道歉。
对方只是和煦地笑了笑,“没事没事,两位学姐,你们赶紧进去吧。”
说着,他就让到了旁边。
落落大方的姿态和阳光开朗的笑容很快就俘获了沈梦妍和姐妹依依的兴趣。
毕竟像这种阳光懂礼貌的帅哥,谁看了不喜欢呢?
只是。
这种严肃的学术会议,什么时侯轮到一个准大一生来参加了?
难不成是那位教授的儿子之类的?
两人匆匆走到台前去布置现场。
随着现场的各种东西布置完毕,各位专家学者也纷纷进场。
大部分都是水木大学的教授,其中还有一些是社会各界的名流。
这种会议,是他们水木大学举行的大型交流会。
通时他们的研究项目能够拉取外界投资的最好时侯。
因此能够在这种会议上上台演讲的,一般都是经验丰富,有着成熟研究项目的老教授们的团队。
像那种年轻一些的教授,一般只有站在旁边学习的份。
沈梦妍她们站在了会场的旁边,像她们这样的志愿者学生,压根就没有坐下来的资格,只能在旁边站着。
看着眼前齐聚一堂的各路大佬,沈梦妍的小心脏忍不住快速跳动起来,小脸也很快变得红扑扑的。
她终于来到了她梦想中的学术圣地。
“梦梦,等等,你看台上那个人,是不是之前那个小学弟?”
在沈梦妍开始走神的时侯,旁边的小姐妹快速拍了拍她的手臂。
她疑惑地看了过去,随后耳边就传来了听筒的声音。
清透、有力、沉稳、淡定!
“大家好,我是高峰,今天我为大家带来微型核电站的理论演讲。”
高峰的这段开场白结束后,他就准备清清嗓子继续说下去。
可是台下的一名头发发白的老学者气得脸红脖子粗地站了起来:
“是谁放这个学生进来捣乱的?不知道这是什么场合吗?如果是青年演讲,麻烦去别的场馆,这里可不是这种年轻人应该来的地方。”
“不要开玩笑了,这种实习生是哪个组放出来演讲的,赶紧把他带下去,不要继续在这里胡闹了。”
“不好意思,各位,这是我们院里的黄大中院士特招的一名学生。他被特招到我们这里的特长就是,他暑假在家自主研发的微型核电站。
还希望大家多给他一点耐心,毕竟是个新人。”
李大文得意洋洋地站了起来。
他表面上是在为高峰说话,但是他的话却将事情引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有没有搞错,特招的学生暑假在家里随便让出来的项目也敢放到这里来?你们千岛湾研究项目组是不是疯了?在这种场合来消遣我们?”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种高中生让的项目有什么好看的,还微型核电站,我们华夏这几年一直都在研究,我请问有什么突破吗?
你们凭什么觉得这个学生的研究就能拉得我们的投资?”
“谁知道是不是那位黄教授的亲戚呢,用自已课题组全组的力量来给一位高中生的特招项目发力。呵呵,现在的学术界就是这样。”
“安静!这场会议已经开始了。各位要是有意见的话,麻烦再等三十分钟。之后我们核电研究院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
陈程院长站了起来,及时稳住了现场。
但是虽然其他人没有再继续抨击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记是不屑。
这种情况下,整个现场的氛围是极其紧张的。
不要说高峰这样的新人,就连坐在台下的老油条黄大中此刻其实也有点绷不住了。
这个可恶的李大文!
回想起刚刚的一切,黄大中忍不住瞪了一眼面前的李大文。
李大文此刻就坐在第一排,朝依然站在台上的高峰冷笑了两声。
高峰没有理会,而是将早就烂熟于心的理论知识摆了出来:
“通常,微型核电站采用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式来释放能量,通过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来实现。
核燃料在受到中子轰击后发生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然后通过热交换系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高峰一口气说了几百字,但是还没等他说完,台下就有专家学者打断了他: